□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鄔書林
本屆江蘇書展的出版論壇,把我國出版業的發展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去考察研究,很有見地。這樣的視角,有利于我們實事求是地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國出版業發展具備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以及出版自身的良好條件。這樣的視角,可以讓我們把中國出版強國建設,放到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去考察,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析中國出版業發展要克服的障礙、要解決的問題。這樣的視角,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去務實謀劃出版業的繁榮發展,認清出版人的擔當、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版人的智慧和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出版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良好條件。其中,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巨大的經濟規模提供了堅實基礎;教育的全面繁榮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的良好條件;科學研究的發展,特別是研發投入的穩步增長,提供了不竭內容資源;健全的出版體系和積累的出版經驗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克服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爭取更大的發展。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出版大國,科技文化和出版大而不強,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F階段,“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國際上的聲音還比較小,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對學術出版規律的認識、學術出版的功能把握和出版管理的體制機制還有待深化與改革。在科技出版領域,目前主要學科特別是基礎性的大學科的核心期刊和重要學術出版物,國際大出版集團處于壟斷地位,我們的科技創新成果還主要在國外發表,創辦一批有世界影響的學術期刊,提升出版質量,是建設出版強國面臨的緊迫任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中國出版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展示了光明前景。
首先,建設出版強國,必須按照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的指引,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按照黨和政府的重大部署找準出版工作的著力點,要自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做好出版工作。
其次,建設出版強國,要立意高遠。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出版要為中國成為經濟、科技、文化中心服務。中國出版人應當有這樣的追求和立意。
再次,建設出版強國,要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努力反映各方面的進展和成果,發揮好出版功能。一是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好出版的政治功能,出版好宣傳闡釋的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二是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好出版的經濟功能,準確反映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圍繞國家重大經濟科技戰略部署,做好相關的知識、信息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出版;三是緊緊圍繞科技教育發展,發揮好出版的傳播知識推動創新的功能,及時反映基礎研究領域的研究進展,選擇中國優勢產業和技術領域作學術出版的突破口,不斷提升學術出版水平;四是反映時代心聲,多出優秀作品,發揮好出版的文化功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五是加強國際交流,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發揮好出版的對外傳播功能,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作出中國出版人的貢獻。
最后,建設出版強國,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提高出版水平。當前信息技術革命性進步為我們提升出版水平提供了機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的應用使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載體形式、傳播方式、運作流程、服務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可以在一個平臺上,用協同、融合的理念,用新技術推動出版的繁榮發展。
中國有五千年中華文明,有優良的出版傳統,有蓬勃發展的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有新技術的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出版強國,中國出版大有可為、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