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在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主論壇上的主旨演講,發表時有刪節
原文刊登于《中國出版》2022年9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倡導下,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更加濃厚,全民閱讀活動蔚然成風,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閱讀是一門持久的功課,如何把全民閱讀引向深入,出版工作者需要認真學習、扎實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讀書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開展好全民閱讀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指引。 一是要深刻認識開展全民閱讀的重大意義。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發來賀信,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深刻闡明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大意義,為我們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全民閱讀進入到深入推進的新階段。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考察時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出版工作者要按照總書記的囑托,出版更多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使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的經典圖書。 二是要把閱讀作為完善人生、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我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我們要把閱讀融入個人、家庭的日常生活,養成閱讀習慣,活到老、學到老。通過閱讀更新知識、汲取智慧、健全人格、修身養性,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是要使閱讀成為做好工作、提升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深刻認識現代領導活動與讀書學習的密切關系,深刻認識領導干部的讀書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我們要自覺養成讀書學習習慣,從具體事務中抽出時間多讀書學習,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多讀反映世界大勢的最新圖書、提高思想境界的經典圖書、有益于提高工作能力的專業圖書,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為讀者提高工作水平多出與時俱進的精品圖書。 中華民族有優秀的閱讀傳統。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并延續至今的文明,這與中華民族有一個從未間斷的文脈和優秀的閱讀傳統有重要關系。中華典籍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脈的歷史見證。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故,深刻闡述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與典籍、與讀書的相互關系。優秀的閱讀傳統離不開好的學習經驗和方法。從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古代先賢留下了大量關于讀書的好經驗。宋代朱熹的《讀書法上》《讀書法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閱讀的學術專著。他認為,讀書是吸收先賢知識和智慧最省時、最省力、最有效的方法。朱熹總結的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的“讀書六法”至今仍有重要影響。中國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閱讀志向,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閱讀觀點,循序漸進、融會貫通的閱讀方法,刻苦攻讀、持之以恒的閱讀態度,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的閱讀情懷,善用時間、不拘一格的閱讀情趣,是我們開展全民閱讀應當繼承的優秀傳統。 國外閱讀也有很多好的經驗積累。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雨果的“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培根的“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赫爾琴講“書是和人類一起成長起來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學說、一切打動心靈的熱情,都在書里結晶成型;在書本中記述了人類狂激生活宏大規模的自白,記述了叫世界史的宏偉自傳”等格言名句,都生動地揭示了閱讀的重要性。國外非常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他們把0—18歲分為“三個階段”開展不同形式的閱讀習慣培養。出版工作者要多出版總結國外閱讀規律和閱讀經驗的好書。 出版高質量發展正面臨良好機遇。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使我們可以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強大物質基礎,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我們優秀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新思想和內容來源。 出版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積極參與全民閱讀,多出精品力作,用好信息技術,提升閱讀效能,努力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