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10:25:08來源:財訊網
人物簡介:陳懷光,男,70歲,沅江市廣德堂生物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傳統中醫藥經營者,一名從事中醫行業多年的老派專家。
從醫數十年來,陳懷光一直秉承以德濟人的態度,致力于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在弘揚中醫文化的過程中,陳懷光不斷地推陳出新,做到了“品牌為先,發展為第一要務”,真正成為了中醫藥理論的優秀開發者和科學傳承人。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中醫藥文化的發展史就是中華文化的發展歷史,它包含了傳統,又折射著現代,連接過去,也面向未來,在今天依舊散發著它迷人的光芒。見到陳懷光先生的那一刻,你就能切身感受到他身上長久浸潤著中醫藥厚重的文化氣息。
選擇中醫,為往圣繼絕學
陳懷光先生出生于中醫世家,傳承至今,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已是第五代。兒時,他清楚的記得長輩經常運用針灸、中藥、拔罐等中醫特色療法為病患解除痛苦。這樣的成長氛圍,讓他見識到了中醫的神奇,立志繼承發揚中醫事業,治病救人,把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
自13歲學中醫起,在“醫家世家”文化的浸潤之中,他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中醫藥文化是底蘊愈厚、韻味愈醇的。中醫藥并不是獨立的中華文化,它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智慧和豐富內涵,其診療模式與中華文化的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息息相關。尤其是經歷了此次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的考驗,也讓他切實地認識到中醫藥阻擊疫情的“中國處方”的價值,大大提高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談到部分年輕人對中醫抱有偏見,認為中藥效果被夸大時,陳先生鏗鏘有力的談到:“其實中醫是經驗醫學,幾千年的演變下來肯定是有所缺失,但同時也有所精進。中醫藥現在整體理論是非常完整的,中醫可以應對很多我們目前所知的一些疾病,在某種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去攻克一些已知的疾病,例如白血病,或者說一些疑難雜癥。中藥有自己的優勢,相對于西醫臨床醫學來講,我們都說其實西醫是科學,中醫是一門哲學。從宏觀角度上來講,西醫科學其實是包含在哲學里。中醫是一個全學,有一套非常完整理論知識。中醫西醫我覺得是各有千秋,不能用中醫的標準去評判西醫,不了解中醫的人,也不能用自己的慣性思維去批判中醫的優缺點。”
哲學與科學之辨,頓時讓我醍醐灌頂。中醫與西醫本身就是極具爭議的學術問題,在智慧之人看來,在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視域范圍內可能就是真理,但在另外一個領域或者另一視域觀察,可能會得出一個非?;闹嚨慕Y論,可謂不得不察。
我作為中醫人,秉持傳統醫學的精髓,從中醫藥研究的現狀出發,從治病救人的角度出發,從學術探究著眼,確實應該抱著“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信念,堅信中醫不僅是世界醫學的瑰寶,也定將成為世界醫學的主流!
大醫精誠,不忘初心
在陳懷光看來,中醫藥發展創新是必由之路,中醫館作為中醫藥界一個組成部分,創新發展之路勢在必行。
中醫藥有著深厚久遠的文化淵源。從醫多年的他對中醫藥有著巨大的信心,即使在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低谷時期,依然堅守中醫藥陣地,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貢獻著微薄之力。但是 從中醫的辯證角度來看,陳懷光認為,整個中醫行業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首先目前中醫的大環境下,中國民族的自信心才剛剛開始恢復氣勢,中醫的發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中醫的市場份額還是比較小的,跟西醫比,可以說是忽略不計。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醫的受眾人群少;其次國家政策對中醫門診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大,比如社保體系公共賬戶的支付;第三,中醫人才的缺乏。中醫這么多年來的不景氣,說明中醫人才青黃不接,如果真的要把中醫做起來,人才必須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外在的中醫文化才能與之匹配。你有中醫人才,這個事業才能夠發展壯大,這一點是核心原因;第四,中醫的整個營業模式不行,因為盈利不夠的問題,導致醫療管理人才團隊都比較匱乏。
首先現代中醫不僅要傳承古老中醫的核心精髓,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承前啟后,把現代的一些先進的文化和元素融合進去,當今社會網絡信息發展迅速,能夠為中醫帶來數據指標,這個信息可以讓中醫的標準化應用起來,中醫不應該只停留在過去,一定要與時俱進,才能夠讓中醫發展壯大起來。
捋了捋思緒,陳總繼續向我們談到:“中醫幾千年沉淀下來,非常博大精深。之所以現在被人輕視,忽略甚至懷疑,一個很重要原因是中醫在傳承過程中,沒有一個科學性、完整的傳承,是有所缺失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現在的中醫人做得還不夠,例如有些只針對某一方面做出了得深刻的研究,但在中醫醫學其它方面,并沒人去做。雖然中醫目前有一些問題和困難,但是中醫人一定要對我們的專業有堅定地信心,因為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始終貫穿在中醫藥的基本理論當中,可以說,中醫藥學理論發端于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理論。中醫藥學的陰內陽外、陰陽相合的“陰陽說”,體現了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辯證法思想。這些都是我們中醫藥最獨特的“智慧”所在。隨著中國國際化的步伐越發加快,我們“中醫藥人”堅決要反對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守住中醫藥文化初心的同時,還要加強交流學習,研究西醫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以德濟人,揚杏林風范
陳懷光待人熱情,和藹可親,視病人如親人。從醫數十年,他最重視的就是醫者的品德,他說道;”作為醫生,如果要是你的品德、醫德不好,那樣可能會對你以后的發展是有限制的,所以說咱們做一些科研也好,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也好,包括采取中醫傳統治療方式也好,目的是為了病人看病,新一代的中醫人,雖然學了東西,但是不能忘本,要進一步按照傳統醫德的要求,去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做成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自從2016年創辦廣德堂以來,在陳懷光眼里,廣德堂一直都在堅守一個理念——藥材品質至上的理念。
“當時很多醫生跟我說,你能不能采用一些不同等級的藥材讓客人來選擇。我說醫療的價值不在于價格。我覺得病患看病不是來看便宜的。所以我一直堅持的是,要把藥材的品質做基礎保證,這是廣德堂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在堅守的一件事”,藥材的水很深,導致價格差異要超出絕大部分商品,專業性很強,要在強大的市場競爭中,讓消費者認知與了解并不容易!
在陳懷光的堅持之下,廣德堂始終秉承的理念是:廣積善緣、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以德濟人。經過幾年的發展,廣德堂已經成為一家以經營中草藥材的研究和開發,生物藥膏的研發培植種植中草藥材,收購、加工、銷售、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在困難與收獲的問題上,陳總先談了對收獲的理解:“廣德堂中醫館本著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在長沙市建造了康養中心,服務社會,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研發中草藥,已研發成功的產品有:肖公神貼,姜灸貼,老布膏,婦疾一掃光;藥食同源產品有:鯰魚粉,甲魚蛋粉,蘆薈系列產品和陳皮系列產品。其中“鯰魚粉”已申報國家專利,并經檢測合格通過,部分產品正在申報中。公司以“幫貧濟困”為己任,以“救死扶傷”為依托。公司研發的健康產品投入市場后備受消費者青睞。通過患者來廣德堂就診看病,我們能讓患者減輕痛苦,恢復健康,看得起名醫,吃得到道地藥材,享受我們專心用心服務,這就是我們廣德堂最大的收獲。”
“因為我們深深相信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我們的許多患者乃至外地患者都是百姓口碑相傳而來,而這一巨大收獲背后,是因為我們堅持五德經營理念及標準,這五德內容聽起來有點俗,但它卻是我們所有中醫藥從業者和經營者不可或缺的經營初心和發展使命,作為中醫藥經營者,得患者心就得了正道。”
在談及青年醫生的培養和公司未來的規劃時,陳總說:醫生的成長期分為自然成長和自覺成長。自然成長是第一個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業務上有所進步;自覺成長是第二個階段,在實踐中不斷去領悟、去思考,不斷補充新知識,形成自己的見解,再到實踐中去檢驗、提高,從而不斷超越自我。廣德堂的醫生老中青三代都有,但是主力軍在40-70歲年齡之間,年輕一代的醫生成長速度特別快,而對于青年中醫的培養周期,因人而異,作為一個醫生,不僅是專業上的自然成長,更多的是自覺成長。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以“產品說話,客戶評判”之目標;堅持“穩中進,進中遠,遠中久”的企業理念;把“品牌領先,行動感人”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肩負“做實,做優,做大,做強”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眼下正積極謀劃沅江市健康產業城建設,通過招商引資,聯手并進,攜同發展,打造一個真正屬于沅江人民的健康產業城,造福人民。
愛不止一種,責任不止一份。陳懷光用實際行動,加倍踐行醫學的真諦,用身體力行,抒寫治病救人的情懷。心為燈,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大愛無疆。我們要向廣德堂所有的醫師致敬,善待醫師就是善待生命,多一份理解,道一聲感謝。感謝醫路有你們,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周昌始終保持著虔誠之心,堅守文化傳承的理念。周昌坦言,他經常會自我反思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手工藝人,我要給后人留下什么?最終給出的答案是:文化的魅力在于傳承與創新。所以周昌立志要接過前人的接力棒,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也要讓工藝與時俱進,以文化為載體,通過滇瓦紫砂工藝的獨特性能優勢進行科技加持與賦能,讓后人受益。這是周昌一直以來所堅守的初心與信仰。
“不趨炎于廟堂之高,但惜名于江湖之遠;不鼓噪于攘攘鬧市,但獨守于孜孜不倦;不計較于千鈞榮華,但惶恐于一世英名。”周昌先生心無雜念,他放棄了追名逐利之心,始終醉心于藝術之間,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賦予其現代的活力,我們堅信,滇瓦紫砂工藝品廠在周昌先生的帶領下,一定會蓬勃發展,更上一層樓,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ㄎ?高 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