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15:17:53來源:壹點網
個人簡介
秦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八洞鎮龍軒家園老年公寓院長。1989年出生,中共黨員。2011年大學畢業后,他投資創辦龍軒家園民辦養老服務機構,邀請當地孤寡困難老人免費入園居住,從遭到人們質疑無一人入住,到老人們不請自來,從四面楚歌四處舉債到各方理解收支平衡,從一人入住到如今的600多位老人入住,秦龍用十年奮斗實現了自己的養老夢。曾獲全國向上好青年、四川省鄉村道德好青年、綿陽市十大創業先鋒、三臺縣孝老敬老之星等稱號。
有一份選擇最無私無畏,而又簡單質樸。大學畢業、風華正茂的他本該龍騰虎躍、揮斥方遒,快意馳騁職場,然而他卻拿出全部積蓄籌建老年公寓,只為照亮600多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有一份堅持最矢志不移,而又日復一日。照顧年邁的老人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卻十多年如一日,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理想境界,讓愛春風化雨,感天動地,向全社會傳遞著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他就是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八洞鎮龍軒家園老年公寓院長秦龍。
心若菩提 大愛無疆
春暖花開、楊柳吐翠,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這里就是位于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八洞鎮的龍軒家園老年公寓,600多位老人在這里頤養天年。
時光追溯到十多年前,忙碌中的秦龍回顧了當年創辦老年公寓的初衷。
“我選擇養老,跟家庭有很大關系。”秦龍說,他出生時身體條件不好,三歲以前都沒有下過病床,父母忙于創業,全是爺爺一個人照顧他。秦龍的爺爺有八個子女,但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沒有經濟基礎,輪流養老的時候,往往讓爺爺受了很多委屈。有一次,爺爺哭訴著說孩子不孝順,不但受欺負還遭罵,甚至詛咒他去死……一向慈祥和藹的爺爺竟然因為這件事老淚縱橫,對幼小的秦龍打擊很大。“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像我爺爺這樣吃了一輩子苦的老人,我要讓像爺爺這樣的老人過上好生活。”秦龍暗暗下定決心,以后要從事養老行業。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家境的貧寒讓他深信“知識改變貧窮,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掌握了知識的人,才能大有作為。于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到學習上,2007年6月,秦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理工大學。大學四年,他不但成績全優,還成為了學校里的創業先鋒,自費帶領學弟學妹到山區開展關于養老方面的社會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他深切的體會到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的貧困,無人照顧的凄涼,期盼親人歸鄉的愿望。“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秦龍更加堅定了把養老作為人生事業的念頭。
2011年7月,秦龍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懷著這份初心,他毅然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和女友一起回到家鄉投資創辦龍軒家園養老公寓。
大學畢業不去工作卻回到村里侍候老人,這個小伙是不是讀書讀傻了?創辦之初,秦龍的所作所為遭到了家人和所有人的反對,秦龍卻不灰心,他把自己的想法堅定地向父母、家人、親友們講,最終打動了他們,大家默許了這種行為。
辦養老院談何容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老人抵制入養老院,好多天沒有老人入住,直到2011年10月15日,公寓才迎來了第一對老年夫妻——陳金山夫婦。萬事開頭難,有了一對老人的入住,使秦龍的信心大增。秦龍分文不收,將老人當作親人,精心服伺,精心照料。消息不脛而走,秦龍愛老敬老的孝行,很快傳遍四鄰八舍。公寓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陸續地不請而來,到了年底,公寓入住老人一下子增加到38人。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汪國真的詩成了秦龍當時最好的注腳。
嘔心瀝血 一心敬老
“老殘不孤獨,人間晚輩盡兒孫;敬愛無親疏,天下高齡皆父母。”創辦11年來,秦龍用真情撫慰著一個又一個孤殘智障老人的心靈;用勤勞和善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愛的奇跡。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五保老人享受到了生活的樂趣,患病老人鼓起了與病魔抗爭的勇氣,孤寡老人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
眾所周知,照顧年邁的老人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住進老年公寓的老人,大多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其中不乏癱瘓或長期慢性病老人。俗話講,“久病床前無孝子”,何況秦龍與這些老人毫無血緣關系,但他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理想境界。有的老人大小便失禁,有的老人需要鼻飼管進食,有的老人需要每天進行康復訓練,有的老人需要特殊飲食……一切一切的困難都沒壓倒秦龍堅強的臂膀,他帶領100多位護理人員對老人們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地照料,事無巨細地關懷,贏得了老人們的交口稱贊,乃至熱淚漣漣。
“白天睡覺,晚上搗蛋”,護理人員這樣形容不少失智老人們的狀態。白天,他們呼呼大睡,晚上就開始不停地起床、踱步、翻東西、搶被子、罵人。為此,養老公寓的特護們也必須睡在房間,24小時陪護,防止老人起夜摔倒。在秦龍的腦海里,早已分不清白天黑夜。每天凌晨不到五點,秦龍就起床檢查每一位老人的身體情況,這一趟走下來就得三四個小時,接下來就是配餐、喂飯、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這一忙就是一整天。遇到老人突發疾病,秦龍經常忙到凌晨。為幫助患病老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秦龍自愿當老人的助行器,讓老人踩著自己的腳一步步練習,短短幾年,秦龍已被踩壞20多雙鞋,幫助13位腦梗老人成功站了起來。
11年,四千多個日日夜夜,秦龍數年如一日從沒間斷過,默默地以愛的暖流浸潤老人們的心田,正是由于秦龍的付出和堅持,對老人的真心實意,贏得了社會和大家對他的信任和認可。80后青年秦龍讓愛春風化雨,感天動地,書寫著奉獻創業的壯美詩篇。
不忘初心 傳承孝道
對于多數養老院來說,硬件上的不足可以解決,但最讓秦龍頭疼的是軟件——護理人員年齡大、流動快、難招人。
目前老年公寓入住600多位老人,護工100多人。人手緊缺時,秦龍不得不親自頂上。他認為,留不住人的原因是薪資太低,護工年齡一般都在40歲至60歲之間,都是農村留守婦女,上有老下有小,一個月拿幾千元工資,干著這樣端屎端尿的活兒,確實不高。但是雖明知癥結所在,公寓每月基本持平讓秦龍無力支撐更高的勞動力成本。同時,社會地位尷尬、待遇低、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是護理人才問題的關鍵。
除去餐飲費、水電費、護理員工資、機器維修費等,也只有靠著政府的補貼,公寓才勉強盈利。秦龍認為,因為入住的對象大部分都是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子女很多都是務工人員,處于主動消費和被動消費的考慮,很多子女不愿意為老人支付更多的養老費用,所以目前收費1000元到2500元,通過提高收費來創收并不可行,最大的期望就是政府能夠加大扶持力度。
收入低但事不少。事實上,相比于自理老人,照料失能、失智老人工作流程往往更為繁重、復雜,不少老人存在缺乏智力與意識、情緒不穩定等特殊情況,都時刻考驗著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稍有疏漏便容易引發糾紛。
“由于有這么大的老人基數,每個月都會發生一兩起。”秦龍坦言,面對這些,他只有耐心解釋,接受家屬們提出的相關要求。
“我覺得養老要有愛心、孝心、良心,我經常給員工講解,做養老,不僅要把老人當成父母去孝敬,也要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呵護。”秦龍說,為了提升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他采取了獨具特色的“體驗式”培訓,讓一部分員工作為“老年人”,另一部分員工按照自己平時護理流程進行護理,然后進行互換,這樣就能親身體驗彼此的感受,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同時,秦龍還對員工開展思想教育和績效考評,全力提升養老公寓護理水平。
有一種品質,叫高風亮節;有一種生活,節儉卻又富有。
老年公寓凝聚著秦龍的全部心血,他的生活簡單讓人輕松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輕若飛花,輕似落霞,輕如雨絲;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靜若夜空,靜似幽谷,靜如小溪。
為人民服務的人,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2012年12月12日,在各級部門的關心下,公寓成立了“中共三臺縣八洞鎮龍軒家園支部委員會”,成為八洞鎮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民營企業黨支部。2016年1月,公寓又成立了龍軒家園老年公寓工會委員會。短短十多年時間,秦龍先后獲得“全國向上好青年”“四川省鄉村道德好青年綿陽市十大創業先鋒”“三臺縣孝老敬老之星”等數十余項殊榮,公寓成為全國首個大學生自主投資創辦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典范。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數千年血脈相承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文明是中華兒女屹立于世界歷史長河不倒的魂魄!讓老人們頤養天年是一個國家最高文明的具體體現,篤志于養老事業成為集大成的功德壯舉!秦龍把一腔濃情慢慢揮灑,真心呵護,播下孝的種子,澆灌愛的甘露,讓那些飽經風霜的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安度幸福的晚年。在這個日趨老齡化的社會,秦龍的這份大愛彌足珍貴,滋潤心田、始終溫暖著巴蜀大地。
(文/李勝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